这些年来,我看了许多的展览,既有中国画也有源自西方的油画、版画、雕塑、摄影、装置和其它媒介的作品。随着视觉经验的积累,我发现这些源自西方的艺术更加关注对现实存在的表现,注重形式语言,其视觉效果更具感染力,其作品似乎形而下;而中国画对现实存在的表现似乎是在产生距离,不关心受众的感受,其作品似乎以求形而上。如果将中国画与其它媒介的作品放在同一个空间展出,缺失视觉感染力的往往是中国画。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感觉?也许,今天的中国画更加注重技法的表现,缺失整体的形式语言,既画面构成的整体性与精神上的震撼力……?也许,这几百年来中国画表现过于程式化?
认识于跃很久了,经常在一起讨论艺术,他又介绍我与姜鸿和刘荣相识。他们三人年龄相近,艺术创作上各有所长,创作中面临诸多共性问题,如:中国画的形式语言与技法的和谐、作品个性化语言的建构与时代精神的表现……
姜鸿的大写意花鸟源于深厚的家学渊源,其画面构成和笔墨皆出于经典的大写意花鸟传统。通过长期的研习和创作,他正在从中提炼出既符合中国画传统标准又属于自我的绘画语言。其成功之路依托于作者对传统艺术的执着和青出于蓝式的继承之路。这也是近代诸多前辈中国画大师们所选择的、艰难的必由之路。
读于跃的这批花鸟画,不难看出他舍弃了诸多的传统绘画表现技法和内容,这种对舍弃之提炼难度超乎常人之想象。舍弃恰恰是抽象绘画之精髓。这也许是他在此前数年对抽象绘画探索后回归具象绘画的开端。他将画面的构成和绘画技法做到极简,而对细节的描写精致入微,从而使画面的语言做到单纯而不简单,这或许是对传统中国画形式语言和技法的重新解构,亦或是他探索具象绘画新语境的开始。
刘荣的山水画可以称之为标准的学院派中国画,几乎所有的作品都被作者在殚精竭虑的创作过程中将表现内容充满整个画面,千岩万壑,草木峥嵘无一不在他的笔下得到充分的表现。读他的绘画,可以看到其对大自然的极为深入地描写以及对中国画表现技法几乎穷尽式的探索与表达。
“品墨三味”的作品似乎是这一代中国画家创作现状的缩影,他们正在竭尽全力探索中国画形式语言的当代性、个性化语言的建构和技法传承与创新。他们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晋 华
2012年3月5日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